1974年,李珍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江鎮開覺村出生,從小養成了苗家人熱情好客的性格。婚后嫁到西江千戶苗寨,開辦了一家民族飯店。由于交通不便,加上當時千戶苗寨旅游條件落后,到西江旅游的游客寥寥無幾,不久飯店就停業了。李珍不得不外出打工維持生計。幾年間,她輾轉廣東東莞、南海、上海等地,學習和掌握了一些創業知識,視野開闊了,知識也豐富了。
2008年9月,第三屆貴州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在西江千戶苗寨舉辦,當地旅游業借此機遇蓬勃興起。 2008年,西江千戶苗寨在傳承、保護傳統文化的基礎上,對現有優勢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利用,打造旅游景區,大力發展民族文化特色旅游,成為又一張苗族文化“金名片”,旅游品牌帶動當地村民致富增收。
經過深思熟慮,李珍從信用社貸款20萬元,加上自己的積蓄,創辦了“阿濃苗家”農家樂,以豐盛的苗家特色餐飲和獨具特色的長桌宴文化受到了游客的青睞。
依靠特色經營和誠信服務,如今,“阿濃苗家”的名氣越來越大,眾多游客紛至沓來。2010年,李珍被評為黔東南自治州“巾幗創業帶頭人”,2011年3月被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評為“巾幗建功”標兵。
“知貴州而無不知西江,知西江而無不知阿濃。”這是游客對“阿濃苗家”的最高評價。
“阿濃苗家”甚至還蜚聲海外,慕名而來的游客越來越多,“阿濃苗家”成了苗鄉創業的典型。當地鄉親們都說李珍是苗嶺飛出的“金鳳凰”。
“自己發展起來了,也要帶動大家發展,共同致富,一起享受鄉村旅游帶來的福利。”在李珍經營的“阿濃苗家”里,100多位員工都來自當地村寨,平時購買的大米、蔬菜、土雞、農產品都是西江當地和周邊村寨生產的,這也帶動了地方農產品的銷售。
李珍說:“我們取之于社會,應該時刻懷著一顆感恩之心,積極回報社會。”
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,西江旅游業一度按下暫停鍵。“阿濃苗家”自2020年1月24日積極響應疫情防控要求關閉,有很長一段時間沒了收入,3家店面損失超過100萬元。
面對困難,李珍沒有消極等待,而是積極找尋走出困境的辦法,她及時聯系當初給予自己創業貸款的雷山農信社。農信社給她介紹了為支持個體戶抗擊疫情推出的低利率信貸產品——“復工復產貸”。“比之前節約了一半的利息,這筆貸款是對我們最大的幫助。”看著45萬元貸款到賬的消息,李珍長舒一口氣,工人的工資終于能按時發放了。
如今的西江,像李珍一樣回到家鄉從事鄉村旅游的人越來越多。截至目前,全寨共有1300余戶,99%的家庭參與旅游經營,村民人均年收入從2007年的1700元躍升到2.2萬元,旅游業已經成為西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。未來,西江一定會飛出更多像李珍這樣的苗嶺“金鳳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