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6日,印江自治縣新寨鎮的云上天池畔,該鎮人大主席、茶香聯村黨支部書記任明偉指著正在建設的環湖路說:“這條路修好后,茶、文、體、旅四元素就在天池畔齊聚了。”
云上天池是建于1979年的農田灌溉工程。隨著農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,天池的旅游價值日增,成為當地一道靚麗風景。
一泓天池水,賦予當地鄉村旅游發展強勁動能。該鎮在云上天池周圍,大力發展生態茶產業,并深入挖掘特色文化,增設自行車步道等設施,努力打造一個集茶、文、體、旅融合發展的茶旅小鎮。
生態茶是新寨鎮富民強鎮的主導產業。目前該鎮高標準發展了近萬畝生態茶園,其中團山村生態茶園區還是省級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之一。印江最大的茶葉加工基地就在該園區內。
去年,該鎮掛牌成立新寨鎮茶香聯村黨委,下設團山、新寨、后壩3個村黨支部和宏源茶廠1個產業黨支部,通過組織聯建、資源聯享、產業聯育、民生聯促、社會聯治,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。
云上天池景區與省級農業園區均在茶香聯村黨委轄區內。聯村黨委按照“園區景區化,茶旅一體化”的思路,依托景區和園區的資源優勢,打破村域界限,統一規劃,推動園區與景區“一體化”發展,打造集康養、垂釣、采茶和自駕為一體的周末出行精品旅游線路。
記者在團山村見到,茶園里古木蔥蔥,行間還種植了很多櫻花、桂花等景觀苗木。“我們在茶園套種了上萬株櫻花,春暖時節,櫻花滿園。”新寨鎮組織委員、宣傳委員田卯英說。
不僅如此,該鎮還在團山、新寨、后壩3個聯建村的茶園里規劃建設長達5公里的自行車道,并與云上天池的環湖路連接,游客騎行游玩,既可領略茶海綠浪,也能欣賞湖光山色。
今年該鎮爭取項目資金對環湖路進行升級改造,擴寬路面,增添綠化,打造景觀,同時不斷引導周邊村民開辦農家樂、出租自行車、經營湖上游艇等,豐富旅游業態,增加收入渠道。
與此同時,該鎮還不斷挖掘當地獨有的“狀元”文化及知青文化、民俗文化等,通過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為鄉村旅游鑄魂提質,提升景區吸引力。
位于云上天池畔的“云上天池”山莊,旺季時常常游客爆滿。山莊老板周榮彪告訴記者,每年收入200多萬元。
目前,新寨鎮已有六七家農家樂,每年接待游客10余萬人次。越來越多的當地群眾共享農旅發展紅利,吃上“旅游飯”,拓寬了就業路,增加了收入賬。
“茶文體旅融合,實現園區景區一體化發展,讓群眾的‘生態飯’升級成‘旅游飯’,接二連三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。”任明偉說,下一步該鎮將加大對茶旅產業的宣傳推廣力度,擴大影響力、知名度,推動茶旅產業高質量發展。